-
掃一掃關注公眾號 -
就醫(yī)助手
阿爾茨海默癥(Alzheimer's disease,AD)是一種常見的神經退行性疾病,主要表現為記憶力減退、認知功能下降和行為異常。雖然年齡和遺傳因素在發(fā)病中起重要作用,但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,不良生活習慣也可能加速阿爾茨海默癥的發(fā)生和發(fā)展。了解這些危險因素,并盡早調整生活方式,有助于降低患病風險。
以下是幾種可能加速阿爾茨海默癥出現的不良習慣:
1.長期睡眠不足。睡眠是大腦清除代謝廢物(如β-淀粉樣蛋白)的重要時間。長期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差會導致這些有害物質堆積,增加患有阿爾茨海默癥的風險。研究表明,每晚睡眠少于6小時的人,認知功能衰退的速度更快。建議:成年人應保證7-9小時的優(yōu)質睡眠,避免熬夜,睡前減少電子設備使用,營造良好的睡眠環(huán)境。
2.久坐不動,缺乏運動。缺乏體育鍛煉會影響大腦的血液循環(huán),減少神經生長因子的分泌,從而加速認知功能衰退。相反,規(guī)律的運動(如快走、游泳、瑜伽等)可以促進大腦健康,延緩阿爾茨海默癥的發(fā)生。建議: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,如快走、騎自行車等,并結合力量訓練。
3.高糖、高脂飲食。長期攝入高糖、高脂肪食物(如甜點、油炸食品、加工食品)會增加肥胖、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風險,而這些疾病與阿爾茨海默癥密切相關。高糖飲食還可能引發(fā)慢性炎癥,損害腦細胞。建議:采用地中海飲食模式,多吃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、魚類和堅果,減少精制糖和飽和脂肪的攝入。
4.長期吸煙和過量飲酒。吸煙會損害血管,減少大腦的氧氣供應,并增加氧化應激,加速腦細胞損傷。過量飲酒同樣會損害神經元,增加認知障礙的風險。建議:戒煙,限制酒精攝入(男性每天不超過2杯(約28克純酒精),女性不超過1杯(約14克純酒精)。
5.社交孤立,缺乏腦力活動。長期孤獨、缺乏社交互動會降低大腦的活躍度,增加抑郁和焦慮風險,進而影響認知功能。此外,不經常用腦(如不閱讀、不學習新技能)也會使大腦“生銹”。建議:保持社交活動,多與親友交流,培養(yǎng)興趣愛好,如閱讀、下棋、學習新語言等,以刺激大腦。
6.長期壓力過大。慢性壓力會導致體內皮質醇水平升高,損害海馬體(記憶中樞),并加速大腦萎縮。研究發(fā)現,長期處于高壓狀態(tài)的人更容易出現認知功能下降。建議:學會減壓,如冥想、深呼吸、正念練習,或通過運動、音樂等方式放松身心。
7.忽視慢性病管理。高血壓、糖尿病、高膽固醇等慢性病如果不加以控制,會損害血管健康,影響大腦供血,增加阿爾茨海默癥風險。建議:定期體檢,遵醫(yī)囑控制血壓、血糖和血脂,保持心血管健康。
阿爾茨海默癥并非完全不可避免,調整生活方式可以顯著降低患病風險。從今天開始,改善睡眠、合理飲食、堅持運動、保持社交和腦力活動,讓大腦更健康,遠離認知衰退的威脅。